脊兽、道情、木雕、刺绣、宫灯、泥塑……每一样都那么吸人眼球。
近日,记者来到甘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前来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各具特色展品令人目不暇接,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艺术之风扑面而来。当这些大量民间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着身后故事活脱脱展露在眼前时,参观群众纷纷赞叹:“真是大开眼界,感觉像穿越时空到了古代一样……”
春节期间,为了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甘谷县全天开放非遗展馆,让群众在新春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同时又有了精神升华的享受。
甘谷非遗展馆内陈列着甘谷脊兽、道情、木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谷刺绣、剪纸、宫灯、麻鞋制作技艺等16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甘谷唢呐、小曲、荷包、砖雕、泥塑等69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内不仅有详细的文字展板、生动的民间艺术品、更有道情、麻鞋、脊兽、泥塑等多种实物道具,让观众一进展厅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展览期间,文广局每天配备值班人员和讲解员,为前来参观的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面的解说服务。
“我们开放非遗展馆,就是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览为平台,全面展示甘谷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蓬勃发展的产业文化,让广大群众进一步领略家乡非遗文化的精髓,近距离感受本土文化的独特魅力。”县文化馆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家住新兴镇的张有福是一位非遗爱好者,他深有感触地说;“以前不太了解,一直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很神秘。通过多次的参观,我看到了很多感兴趣的东西,真是一饱眼福、大开眼界。其实,这些从先民那里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紧密相联的,其中很多还是我们常见和熟知的,都能在人们的生活中找到印迹,如脊兽、剪纸、麻鞋、皮影等等。”
展览现场,群众听着、看着、想着,亲身体验到了参与非遗展的乐趣和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