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  153-1500-1706

一站式数字展馆工程设计施工机构
NEWS
新闻动态

NEWS 新闻中心

圆明园猴首亮相渭南博物馆开馆仪式
来源:汉唐网 | 作者:pmo2d80a1 | 发布时间: 2016-03-02 | 394 次浏览 | 分享到:








  2月27日,渭南博物馆开馆暨圆明园兽首展开展仪式隆重举行。陕西省副省长王莉霞宣布渭南博物馆开馆暨圆明园兽首特展开展,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渭南市市长李明远,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陕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忠武,中国保利集团副总经理、保利艺术博物馆馆长张曦等出席仪式。

  渭南博物馆是陕西省唯一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大型国有博物馆。近年来,渭南市先后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社会各界、广大市民对博物馆建设也寄予了广泛关注与鼎力支持,渭南博物馆藏品丰富、设施完备、功能齐全、配置标准,馆内陈列了一批国家级、省级重要文物,充分展示了渭南地域文化和历史特色,让广大市民以及中外游客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渭南、宣传渭南,对于提升渭南市形象品位和加强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博物馆作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文化纽带,是历史发展沿革以及各种文化遗存的重要窗口,是保存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传统、传递民族记忆、塑造民族精神最重要的阵地,是人类终身学习的无声课堂,是提升社会群体文明素质的重要载体。渭南博物馆以“绿色、生态、人文”为基调,以承载历史、反映现实文化、昭示未来为思路,突出华山、黄河人文特色,彰显文物大市地域资源优势。

  渭南博物馆投资3个亿,占地90亩,总建筑面积35874平方米。主体建筑共分四层,其中地上三层、地下一层。渭南博物馆陈列分为八个单元,即物华天宝——渭南的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远古寻根——史前时期的渭南;先秦记忆——夏商周时期的渭南;京畿重地——秦汉时期的渭南;龙兴之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渭南;国脉所在——隋唐时期的渭南;俗风和雅——宋元明清时期的渭南;烽火秦东——近现代的渭南。各单元下设小节,每单元以时代为背景,精选著名人物、代表性事件、重大成就作为“点”,以“点”串“线”、以“线”构“面”,突出表现了各个时代渭南地区的文化特色。

  渭南博物馆初选文物1503件(套),拟定文物近1000件(套),种类齐全,其中基本为精品文物,其他展品(书籍等)261种(套)。陈列力求突破传统思路,理念创新,展示内容和方式突出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增加展示技术的科技含量和观众参与互动项目。同时,渭南博物馆有别于其他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风格,体现独创性、原创性、创新性、精品性以及艺术性。另外,目前渭南地区已有韩城梁带村芮国文物陈列馆、司马迁祠墓、白水县仓颉庙、潼关县杨震廉政博物馆、华阴西岳庙及华山风景名胜区、习仲勋故居等专题博物馆陈列,本次陈列展示还将涉及上述内容,并力求取其精华,手段创新,避免重复,达到有效烘托主题、锦上添花的效果。

  渭南市和保利集团是战略合作举办的“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展”,是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圆明园国宝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真品,游客市民可免费鉴赏一个月。本次展览也是四兽首在陕西的首次展览。同时展出的还有用纯金1:1铸造十二生肖兽首,具有重要的鉴赏价值。四兽首铜像中的猴首,更是献给全省人民对丙申猴年的美好祝愿。

  据悉,四兽首铜像历时约150年,饱经艰辛、曲折才得以重聚,已先后在北京、澳门、香港、上海、广州、济南、深圳等地举办过大型展览,累计现场观众计以百万人以上,社会效益显著。此次四兽首铜像在渭南向公众展出,让大家身临其境鉴赏和体会了国宝兽首的艺术魅力与文物价值。

  渭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文化遗存丰厚,民俗文化多彩,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在渭南展出,丰富了渭南的民俗文化,促进了渭南博物馆的展览交流,推动了渭南及周边区县文物事业发展。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在开馆仪式讲话中强调,渭南博物馆应准确把握习总书记关于“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表述的深刻内涵,积极发挥文物“金色名片”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抢占文化建设高低,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拓宽博物馆功能,引领精神文明潮流,真正让文物“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为渭南文博事业、为陕西文博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博物馆的运行,渭南市将不断推出更多的精品展览,不断强化馆内设备维护,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使博物馆成为公众学习知识、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和文化休闲的场所,让更多的市民朋友在博物馆中领略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当代建设成果,丰富人民群众的休闲娱乐生活,满足大家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渭南的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为建设富裕和谐文明绿色开放新渭南提供精神动力。(渭南市文物旅游局 赵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