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咨询 153-1500-1706
志愿者义务植树。
本报讯当前,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网络的全面提速,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发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正适应了这一形势。
据了解,惠城区已发展200多名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员和网评员队伍,他们运用网络先进手段,传播文明,引领风尚。
消防逃生宣讲、野外趣味竞爬、志愿植树护林……3月30日下午,80多名身着红马甲的网络文明志愿者走进郊区农场,参与“雷锋志·唱响网络好声音”惠城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线下交流活动,他们互相交流、学习,在青山绿水间留下他们青春的足迹……
“在网络文明传播过程中,撰写评论可以让大家用辨证的思维去看问题,在论理的过程中弘扬社会正能量。”惠城区网络文明特约评论员蒋久波分享了对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的心得体会。
“希望通过活动不断吸引动员更多志愿者融入到这个文明传播群体。”惠城区文明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惠城区有320余篇网络评论被中国文明网采用。
“惠城区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的素质提升纳入到文明创建日常工作中。”惠城区文明局有关负责人说,该区定期为志愿者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和业务提升学习培训;多次邀请市文明办有关领导、媒体资深从业人员和知名网络写手,对全区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信息员及评论员就如何写好文明创建信息、网络评论、网上文明引导等内容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志愿者骨干参加市里的培训和交流。
此外,为更好地规范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惠城区每年从文明创建经费中划拨2万~5万元用于网络文明传播工作。
接下来,惠城区将创设“惠城好人”网上展馆,组织评论员撰写“惠城好人”相关评论文章,进一步发挥网上传播主流价值的新优势。
文/图本报记者谢菁菁郑国瑞通讯员吴弘毅